后里-薩克斯風最大產地

很多人以為薩克斯風源自歐美,是外國人使用的樂器,應也是外國製造,殊不知這項樂器最大的生產地,竟是在一個向以馬場、糖場聞名的台灣小鎮----后里。又當初這項產業的誕生,竟也是醫生、畫家與當地仕紳們為尋求精神慰藉時而來。
屬於管樂器的薩克斯風,可分為銅管與木管兩類,前者名為Saxhorn薩克斯喇叭,是1840年比利時人Ado lphe sax所提出的構想,也由於他的創新想法,把音樂帶入新的時代,得到一個兼具銅管與木管特色的金屬管樂器;後者Saxophone薩克管屬大型木管樂器一種。銅管的吹奏口為金屬製品,木管則為木、竹製品,后里因地近東勢林場,木材取得容易,長久以來即是包括銅管、木管、長笛等管樂器的製造地。
后里樂器工廠也成了樂師培訓大本營,后里人十個就有一人會一種以上的樂器,樂壇還有「后里幫」之稱;當時台視開播成立台視大樂團,包括指揮楊金水、副團長楊清貴、樂師王吉宣、許文男、張雲翔及洪進棻等人,就都來自后里。
薩克斯風家族分為高音、中音、次中音與低音四種,例如知名的演奏家Kenny G 手中為直型的高音薩克斯風;前美國總統柯林頓則是次中音薩克斯風的業餘愛好者;至於爵士樂手掛在身上,喇叭口垂在膝蓋旁的,則是性感的低音薩克斯風。

全台第一把薩克斯風誕生

民國三十六年,連昌樂器社創辦人張連昌、留日醫師張騰輝及地方仕紳張基盤等一群愛好音樂的后里年輕人,組成一個輕音樂團到處演奏,不料有次張基盤家中發生大火,團內僅有的一把薩克斯風被燒毀,團員之一的張連昌本身是畫家,專精工筆,便運用他在工筆畫上的功力,先將被解體熔化的薩克斯風三百餘個零件,一一繪圖註明,再以三年半時間,從頭到尾、從無到有一一複製。
其間,家中的龍銀(袁大頭)、木門底部的銅條軌道,都被拿來焊接或是當按鍵連桿的材料,雖然曾被反彈的銅片扎傷左眼,但全台首支自製的薩克斯風還是誕生了。當這把全台第一支的金屬管樂器,在台北被一位菲律賓華僑出兩個布袋錢高價買走後,居住鄉間的張連昌,知道作樂器也是可賣錢的,於是他便開始了后里與薩克斯風的不解之緣。
收學徒、找資金、開工廠,就這樣師傳徒、父傳子,張連昌一生中收了百餘位徒子徒孫,使得后里製作薩克斯風的業者,大多是師承張連昌。由於當初薩克斯風價格不錯,賣出四支就可籌足「娶某本」,因此很多學徒出師後就紛紛自立門戶,形成后里在民國七十年到八十年間,有二十餘家薩克斯風製造工廠的盛況,后里也就成了台灣重要的管樂器製造重鎮。
全盛時期,台灣每年產出的薩克斯風約五千多支,產值近十億元,全球有三分一以上薩克斯風來自台灣,其中七成產自后里。后里也成為台灣功學社最大的薩克斯風供應地,更是歐美品牌業者的最佳代工夥伴。
根據工業局統計,目前台灣薩克斯風每年外銷金額約在6至7億元,全台現有25家製造商,后里就占了15家,產值占全台的70%,可說是台灣薩克斯風的原鄉。
由於張連昌教導學徒時相當嚴格,他不僅教技術,更會教如何吹奏薩克斯風,學徒們不僅要會製造樂器,更得能吹奏、調音,懂得樂理。他認為一位好的薩克斯風製造者,必須要懂得如何吹奏,才能調出一把好的薩克斯風。也就因為如此,后里鄉間總不時會飄來或憂鬱、或激昂的薩克斯風喇叭樂章。

產業遭遇之窘境

薩克斯風製作時,以往全憑手工,從剪裁、敲打、退火、焊接,到噴漆、塗裝、拋光及組裝等工序達十多道,靠的是經驗傳承。過去尚未專業分工時,每一位師傅都要全包,從頭包到尾,每個零件製作都要學,否則就不能成為一名好的師傅。一位學徒要經過三年的訓練,一把薩克斯風則是要花一個半月才能打造出。
但好景不常,由於各廠規模較小,多以世代傳承、師徒傳授、手工製造為主,品質為中上等級,且多以OEM型態外銷;當大陸業者興起,沒有品牌、沒有標準技術流程、製作仰賴經驗、訂單仰賴貿易商的后里薩克斯風業者,馬上面臨成本、產量、品質無法與人抗衡的窘境。部分貿易商或國外買家轉到大陸找代工廠商。大陸不僅便宜,還打出買一支薩克斯風,送一支長笛的促銷方案,讓后里業者由十餘年前的廿多家降到現在的十五家,產量也從過去每年外銷四、五千支,減少到現在一千五百支到二千支左右。
首先是功學社為能單一大量出貨,自己建了工廠,讓后里許多薩克斯風業者霎時面臨無米下鍋的苦處,很多業者都得去夜市兼差擺攤顧生活,過著吃老本的日子,時間長達半年。這次事件讓業者決定走向分工生產,將成本節省下三分之一。
可是代工賺的辛苦錢還是遠不及品牌業者,日商從台灣進貨再貼上他們的標籤,價格就可翻好幾番,不過,業者心想只要有訂單也就罷了;但緊接而來的,是大陸、泰國、中歐等地區的低價競爭,他們的出貨價就等於台灣的成本價。后里薩克斯風產業沒有品牌、沒有研發,缺了微笑曲線兩端最有價值的東西,反而只有底部製造而已,故業者面臨到的是前有強敵、後有追兵的險境。
於是業者找上經濟部協助,但或許是與音樂相關,竟被以是「文化創意產業」拒絕,直到一貿易商為日本客戶尋找客觀品質評價單位來到工研院機械所,才讓政府部門正視到原來作薩克斯風也是製造業,且是一個相當精細的製造業。

「后里Saxhome族」誕生

於是自民國九十三年七月一日起,由經濟部工業局主辦、工研院機械所執行,共同尋找具地方特色的產業作為輔導對象的「推動地方工業創新及轉型發展計畫」,因前述的因緣際會,意外促成「后里Saxhome族」誕生。
「后里Saxhome族」是一項兩年計畫,目前后里地區的15家廠商中,剛開始只有9家加入。該項名為「后里樂器工業輔導計畫」,以工研院創新整合的技術能力,協助后里薩克斯風業者提升產品技術與品質水準,增進生產體質,協助地方產業轉型與升級,並透過各項活動來推廣品牌形象。
計畫目標有四:一是建立標準作業流程,二是發展檢測標準與技術,三是建立產業聯盟,四是塑造品牌形象。

建立標準作業流程

以往的製程都是師徒相授,缺乏標準化與規格化,產品品質不一,現在有工研院輔助建立產品製造基準,讓組裝作業標準化,並改良生產技術,各家廠商可依此基準改良自己的生產技術,並衍生應用至其他型號薩克斯風的生產。
因為薩克斯風在管體製造與零件組裝後,尚需拋光、烤漆與電鍍處理後才能算是成品。因此,機械所也協助業者開發薩克斯風主要材料黃銅的電解拋光技術,解決薩克斯風孔內拋光不到的問題,同時應用電著塗裝技術,提升薩克斯風的質感。
此外,研發產品新材質,也是技術面改良的一大挑戰。早期原物料取得不易,常需就地取材,現在材料取得雖方便,卻多半由日本或其他國家進口,像銅材、小羊皮、簧片與吹嘴等。現機械所與材料所合作,亦成功研發出適合製造薩克斯風,編號6535號的黃銅,未來將由國內銅材料業者負責生產。另也研發竹子做的簧片,這些東西國內自己做後,除了更經濟實惠外,說不定因此開發出國內銅製品與竹製品的另一商機。
另外,薩克斯風同於滑鼠、鍵盤,都需要手部上重複施力,長期維持固定姿勢支撐肢體重量,將構成不良的靜態負荷,或使某些肌腱因不正確的用力而造成一些隱藏性的疾病,形成學習或演奏薩克斯風的手部職業傷害與勞累。同時也因種族與年齡上的差異,東方人、西方人、兒童的手指長度、手腕寬度、手部姿勢角度,均各不相同,以往薩克斯風的製作多以西方人體型為考量,少從東方人角度,甚至兒童的身材去思考。基此,機械所便從人因工程的原理去改善薩克斯風按鍵設計問題,設計出最適宜東方人、西方人、兒童的尺寸、鍵距與擺放位置等。

發展檢測標準與技術

薩克斯風製作首重樂器底端的「吹頭」與「管身」的形塑。形塑吹頭時,要將銅片依照版型裁剪好,焊接後套在喇叭型的鐵模上,接著以木槌精細敲打,讓銅片彎曲成形,若以鐵鎚敲打,銅片會產生延展、越打越薄,使得音色不勻。
吹頭敲打過程中,還必須經過火燒「退火」處理,讓銅片不會脆硬破裂,經過兩、三個鐘頭的敲打,銅的密度增強,反射頻率越好,薩克斯風的共鳴也就更高。
零件細部要焊接時都使用「銀焊」,在加入硼砂熔解去除雜質後,再以700°C的高溫焊接。至於將整個零件焊接上管身時,唯恐高溫會傷害管身,則改以低溫「錫焊」處裡。不論是吹頭或是管身的焊接,因為銅材料含有鋅或錫成份,焊接時會因氧化產生氣泡,必需以鐵鎚將焊接線打密再磨平,幾乎看不出焊接的痕跡才算過關。
在吹頭、管身和各式大小零件都完成後,接著利用烤漆或電鍍,加以一層「塗裝」工作,除了美觀,藉著不同材質的塗裝,也會營造出不同的音質,例如塗銀的薩克斯風,音色婉約,適合表現浪漫情歌;塗金的薩克斯風,音色清亮,大多用來演奏古典音樂。除了拋光亮面處理,也可利用噴沙處理,製造出典雅的霧面效果。
塗裝後,再以強酸清洗表面髒污,進行「去脂」工程。倘若之前的焊接不夠密合、含有微小縫細,酸性藥劑就會鑽進縫細,日後會慢慢釋放出來傷害樂器表面光澤。
最後則是組裝工作。薩克斯風零件繁多複雜,一個音孔蓋就有二十多個零件,而一把薩克斯風不僅有12個音孔,每一個音孔蓋的構造還長的不一樣,因此最後組裝階段,是整個樂器製作流程中最需要經驗與技術的。因為零件在「拋光」之後,精準度多少會有些微的差距,組裝之後,如何將誤差微調回來,就有賴師傅的多年經驗。
組裝完畢後,師傅們會將一個小型燈管放進薩克斯風管內,逐一檢查每一個音孔是否有漏光不密合的瑕疵。過去沒有燈管檢查時代,師傅們就必須抽上兩包菸,不斷對著薩克斯風吐煙,利用漏煙來檢查密合度。這時抽菸成了理所當然。
由於過程繁複,稍一不慎,便前功盡棄,為使製作過程標準化,機械所運用科技,分析薩克斯風的材質、結構、零件設計,使其在品質和製程上,達到最佳化、標準化的要求,並開發薩克斯風專用之音色音準比對技術與環境,除可提升製造品質外,並可確認品質。
法國廠商所製造的薩克斯風品質,是銅管樂界公認最優的,音質相較台灣製渾厚許多,音域也較寬廣,比較能在古典、流行與爵士等各種音樂中充分發揮。為了改善台製薩克斯風的音質與品質,工研院花了二十餘萬元新台幣,買了一支法國廠商所製造的薩克斯風進行解剖分析,以科學方法來測量該支薩克斯風的每個構造及零件,更用量測技術將音孔位置及材質進行分析,希望從中找出發出美妙音質的背後因素。
同時因為現有音度計僅能測試音準,無法判定音色好壞,因此工研院還和清華大學動力機械所無迴響室配合,在完全靜音的空間內,以高科技儀器準確測試樂器的音準與音色,建立音準音色資料庫,提供廠商樂器音質的評比基礎。藉此全新之技術創新與突破,可望將薩克斯風產業技術提升、改善製程、數據標準化及規格化,更可帶入最新的奈米科技,讓薩克斯風成為科技的工藝品,確保我國薩克斯風絕對競爭優勢。

建立產業聯盟

取名為「后里Saxhome族」,就是薩克斯風故鄉在后里的意思,以此作為后里薩克斯風業者的共同品牌,不再只是單打獨鬥的代工戰。工研院把過去分散的業者組成產業聯盟,藉由上中下游的整合,以共同品牌外銷,不僅獲利更佳,面對貿易商,也有更大的談判空間,也更能在世界上取得優質薩克斯風產業的形象。儘管他們與工研院接觸,貿易商放話要抽單,不再與他們往來,但今年加入聯誼會的廠商仍增至十三家,陣容日益龐大。

塑造品牌形象

為期兩年的「后里Saxhome 族」計畫,旨在將后里地區原本的樂器代工製造基地定位,並結合科技、工藝、藝術與人文,將其轉變成具有地方文化特色、自有關鍵技術的創意產業,進而輔導業者走上自有品牌之路,擺脫廉價代工。
該計畫不僅改良業者的生產技術、提升產品競爭力,更建立了業者自信心。以往業者總擔心過度曝光會招致貿易商反彈,現在有了工研院的大力支持,一心想把他們推向國際市場,不但讓他們增加自信,貿易商也可獲得好處。
這計畫現也展現成果,因為有了形象包裝,再加上網站建立與音樂會舉辦,樂器的內銷需求增加許多,賣價也比以前好,甚至有人不遠千里來光顧。
當地多家樂器廠負責人便表示,以往品牌沒打出來時,就算樂器品質提升,賣價也無法提高,頂多賣個一至三萬元,為求生計,只好繼續做代工。這不僅道出了樂器代工廠商的心聲,更他們願意積極配合、加入此項計畫的主因。
現在經過業者與工研院的努力,第一支完全由國人自行設計開發、符合東方人體工學的薩克斯風,完全針對東方人手指長度、比例等開發的台灣薩克斯風,九月底已正式向國人展示成果,代表著台灣的薩克斯風產業開始要走自己的路。另外,張連昌所創立的連昌樂器更與工研院合作,開發出首支數位化的薩克斯風,將音孔位置數據標準化,形成接近完美聲音的薩克斯風,不再只是師傅憑感覺或經驗生產開音孔而已。

工業局與工研院機械所從產品研發與技術創新著手,結合高科技技術與傳統精湛的工藝精神,提升了后里地區薩克斯風產業產品的品質水準,也培植了新產品研發的能力,提升整體的產業形象,讓國人重新認識台灣的地方產業及文化。他們要讓全世界都知道台灣有個很棒的「Saxhome」,要讓「千管齊鳴.吹響全世界Saxhorn」!
今年二月份,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來台訪問,陳水扁總統送他的薩克斯風,便是由后里張連昌的工廠所生產,為這項值得國人驕傲的產業再添佳話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ochi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